股票內參分析散戶立足于股市的基本原則
(1)切切實實下苦功夫選好優(yōu)質企業(yè)的股票,從戰(zhàn)略上長線持有,
(2)根據大盤行情時勢及個股走勢,從戰(zhàn)術上采取高拋低吸和倉位變化的操作,
(3)及時糾正戰(zhàn)術上的錯誤。
行業(yè)趨勢不好時,即使選的公司是行業(yè)老大、有著很好的管理、很好的成本控制,它的表現還是會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yè)的龍頭公司甚至二線公司。在現階段的中國股市,行業(yè)不好,公司再好,也頂多是個事倍功半的效果。最怕就是選錯行。
堅定了一個信念:不熟悉的東西,不能碰,僥幸的賭博心理,不能有。
市場剛開始跌的時候,所有股票都一起跌,不管好壞,無論優(yōu)劣。因為跌勢初期,左右市場的主要力量,是恐懼心理帶來的獲利回吐行為。這時,股市短期作為"投票器"的功能上升,大家都投拋售票,鼓勵下跌。猛跌幾天后,就開始分化了。
好股票止跌,壞股票繼續(xù)跌?只徘榫w穩(wěn)定之后,人馬雜踏的混亂局面結束,市場回歸正常。股市沒有關閉,繼續(xù)開張,仍要按照其自身的規(guī)律來運行。這時,股市長期作為"稱重器"的功能上升,大家以"稱重器"的標準來重新衡量、劃分。過一段時間,回頭去看,股票內參會發(fā)現好股票只不過是一個長期上升通道中的小調整,屬于"虛驚一場",而壞股票則是一個長期下跌。
什么樣的公司是好公司呢?簡單一句話,就是在市場競爭中建立起可持續(xù)的壟斷優(yōu)勢公司。
股市是否有規(guī)律可循、是什么規(guī)律、如何使用這些規(guī)律?一頓飯的功夫下來,結論只有寥寥幾句:股市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規(guī)律就是"好公司的股票能漲",使用規(guī)律的方法就是先考慮經濟處于什么狀態(tài),能否保持快速增長,其次考慮哪些部門和行業(yè),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和約束瓶頸,最能分享經濟的成長,最后考慮這些行業(yè)里哪些公司能獲得超越行業(yè)平均水平的成長,這些公司就是好公司,買股票只買這些公司的股票。
以銀行股的座次來類比券商股的話,中信仿佛銀行股中的招行,成大和敖東仿佛銀行股中的民生和浦發(fā),雅戈爾仿佛華夏,兩面針仿佛深發(fā)展。宏源證券和東湖高新難以類比,屬于后來居上。
克服了"頻繁換股"的惡習,下一個要面對的敵人就是"做波段"。做波段是投資人一個根深蒂固的毛病。要控制做波段的欲望,如果實在控制不住非要做波段,必須堅持一個根本原則:股票千萬不能做丟!哪怕做錯了,一定要追回來。做波段時,越跌越賣,直賣到一根大陽線拉起,就轉身買入。如果賣了就漲,就不要再等回落,馬上買回。做波段很累,還經常是白辛苦。
頻繁換股是投資的一大忌。自己和別人的實際經驗、學術性的理論研究,都證明了這一點。一個簡單的問題:人為什么要頻繁換股?解釋有很多種。自己覺得主要原因還在于"懶"的心理和"起點決定后果"的邏輯循環(huán)。因為懶,所以不做研究,不對投資對象進行跟蹤。不研究,還要投資股票,就會去尋找一些"捷徑"。比如聽一聽免費的股評、看看電視里報紙上所謂的專家是怎么看的、問一問周圍的人都買些啥。稍稍"好"一點的,還咬咬牙花錢買一兩份某某投資咨詢公司賣的傳真,每天收市了還坐在電腦前對著K線圖又畫又數的,以為看幾份咨詢公司的傳真、畫幾條線數幾個浪,就算是做研究了?墒,咨詢報告里的觀點,常常三兩天一變,K線圖也像故意搗蛋,根本不聽話,忽上忽下變動不已。投資建立在這些"輕浮常變"的理由之上,投資行為于是也變得"輕浮常變"了。
因為對行業(yè)、公司不了解,股票在眼里不過是一些代碼,沒什么區(qū)別,買賣就很隨意,灰恢还善保瑑H僅是敲兩下鍵盤而已。買第一只股票很隨意,錯了,就趕快換股,對了,就更加覺得隨意買賣沒什么不對。后面的一系列買賣,于是就"隨意"起來。起點的隨意,決定了后面的無論改正還是堅持都是隨意的。
其實,行業(yè)和公司的基本面,在一段時間內是變化比較小的,趨勢的形成和扭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能把買賣股票的理由,建立在一定時間內變化不大的行業(yè)公司基本面之上,就能克服頻繁換股的壞習慣。當然,這需要具有一個根本性的理念前提,就是自己確實認為股價能夠反映公司基本面。買賣決定于行業(yè)和公司的基本面好轉或變壞,在基本面的趨勢沒有轉折之前,在股價沒有透支基本面之前,就握股不動,基本面趨勢變了,或股價透支了就賣。若自己不覺得股價與基本面有啥關系,非要認為股票就是一個"炒",那就只能繼續(xù)隨意下去了。股價是有人炒才漲起來的,但那些起主導作用的大機構為什么要炒這個股票?只看到"炒"的表面行為,看不到支持"炒"的背后理由,就會容易受傷。
總結這兩年的投資經驗,老左認為對"知己知彼"體會加深是投資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現在,懂得回歸角色,把估值工作還給市場,自己只需做好研究行業(yè)和公司的分內之事即可,投資效果明顯改善。聽了之后,深有同感,補充道:"整體估值水平的升降,影響的是自己的平均收益,行業(yè)和公司研究,影響的是超額收益。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獲取超額收益之上,平均收益就坐在那里讓市場隨意給吧。"
發(fā)現好股票之后長期持有,在以前是愚蠢的,因為市場環(huán)境不適合,現在則正逐步成為機構投資的一種有效盈利模式
總結操作經驗。不少大牛股被做丟了的主要原因,就是總想做波段",而大衰股一直拿著不賣,理由常常是"它還沒漲"。中國的股民虧錢虧怕了,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是一下子能扭轉過來的。雖然懂得"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但要形成這種新的投資習慣,還必須要假以時日。
人性的弱點根深蒂固,很難克服,做股票的人總想預測市場、總想高拋低吸做波段。怎么辦?胖子的意見是不要寄希望于人自身的逐步改善,要用制度和紀律來約束自己。自己的執(zhí)行力比較差,折衷一下,設定一條紀律:精選不超過十只股票,編個籃子裝起來,即使控制不住自己,很想做波段、換股票,也只在這個籃子里攪和,換來換去,只要不出籃子就行。既滿足了操作的欲望,又不會錯得太離譜。
本文地址:http://www.kjdzwh.cn/tech-detail/t23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