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講解重大利好刺激股價上漲的三種情況(圖解)
受到重大利好消息停牌的上市公司,一旦正面利好兌現復牌,股價出現大幅跳空K線上漲缺口,往往是主力操作所為導致,如何證券認識“懸空缺口”之后股價變現狀況,下面我們根據三種案例具體分析一下出現股價“懸空”K線的情況,希望投資者重點理解。出現股價大漲的因素當然是公司基本面發(fā)生實質性利好變化影響,業(yè)績提升、內在價值增長直接對于股價向上刺激意義重大。
第一:具備確定性資產注入的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星馬汽車、新希望、中航精機、九龍電力、廣電信息、晶源電子等基本面發(fā)生資產注入新資產或者整體上市注入資產,實現公司業(yè)績的提升改善。股價在復牌之后,均出現連續(xù)漲停的現象。股價停牌前均處于底部形態(tài)中,隨后的連續(xù)漲停打開之后股價還是繼續(xù)維持上漲趨勢,投資者可以針對該種因素導致股價上漲具體了解。通常停牌之前股價相對處于較低位置,不會引起市場資金太多關注。
重點解析(下圖):投資者應該看到以下兩個案例個股:股價表現形式都是出現基本面資產注入之后引發(fā)的股價復牌連續(xù)“一字”漲停。經過上漲過后,股價維持相對高位震蕩出現,投資者需要此時關注底部上漲以來具體漲幅,如果漲幅過大,短期應該高位派發(fā),等待箱體格局的構筑,再行參與反彈波段操作。箱體延續(xù)需要時間修復,應該引起投資者重點學習關注。當然,有些個股經歷高位相對震蕩過后,股價會繼續(xù)維持上漲突破箱體趨勢,此時應該是短期追買的階段,一旦形成上漲的漲幅利潤還是受益較大,一般在20%—30%。
第二:借殼上市的公司。這樣的公司目前市場中大多出現在券商板塊,包括借殼上市的東北證券、長江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廣發(fā)證券。其中,除了國金證券及海通證券借殼上市出現在2007年的大牛市上漲加速階段,所以股價復牌之后,上漲延續(xù)沖高十分明顯,剩下的一些券商股基本延續(xù)復牌一次性高開漲幅到位的表現,基本反映借殼之后券商的業(yè)績。隨后,大盤經歷的2008年熊市,券商板塊受到市場走弱影響,逐步回落成為趨勢。后市投資者應該關注券商板塊隨著同質化性質加劇,稀缺性能力不高,券商板塊后期整體表現依然偏弱。隨著融資融券推出,對于龍頭券商的業(yè)績提升意義重大,券商板塊周期性特性十分明顯,只有進入大牛市中期階段,市場投資者參與熱情高漲,券商股價開始逐步出現較好的走勢。同時就是市場開始討論的新三板、國際板的設立,都會對今后券商板塊的業(yè)績提升帶來更多積極因素。
重點解析(下圖):股價復牌直接漲幅反應市場對于券商股的業(yè)績預期,所以向上運行空間有限,如果投資者不了解技術趨勢分析,高位逐步追買成為可能。所以,當股價形成下跌趨勢,需要及時離場出局,再好的個股一旦股價透支基本面內在價值,最終下跌將成為客觀事實。
第三:暫停上市之后復牌上市交易的公司。其中,包括亞星客車、三安光電、ST廈華、國中水務、順發(fā)恒業(yè)、萬方地產等上市公司。經歷ST個股經歷重組之后,股價再度復牌重新交易,自身公司業(yè)績出現相應提升,對應股價表現也會出現向上提振出現,所以股價的高開走強通常是主力操作所為。重點解析(下圖):股價重組復牌之后,投資者應該靈活判斷當時市場強弱趨勢,一旦遇到大盤弱勢回落,可以逐步等待股價縮量回調之后再行中期介入。當然,也不是任何的重組之后的個股都具備相應的參與意義,還是希望投資者認清個股價值,具體深入了解重組股的基本面變化狀況。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證券市場經歷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當時處于停牌期間的上市公司,股價復牌之后也同樣出現了大幅“懸空”復牌的股價表現,其價格與股改前的收盤價會有“跳空”出現。由于當初在2005年—2007年A股市場的投資環(huán)境相對較好,于是頻頻類似停牌公司出現“跳空缺口”復牌交易。經歷市場逐步探索股權分置改革之后,市場逐步接受股改,使得大股東持有股份得以最終上市流通,也為我們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kjdzwh.cn/tech-detail/t22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