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中高氯酸鹽的色譜檢測方案
高氯酸鹽是一種持久性的有毒物質。由于人體的甲狀腺會吸收高氯酸鹽,國治模擬并受其影響,減少對碘的吸收,進而擾亂新陳代謝,危害人的健康。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評估了長期和短期內暴露于高氯酸鹽的風險,結果表明,單次攝入食品和水中的高氯酸鹽對健康影響不大,但是長期攝入高氯酸鹽,對人體的危害應當引起關注,尤其是孕婦、胚胎、嬰兒***容易受到危害。
高氯酸鹽污染的主要來源是航空航天、煙火制造、軍火工業(yè)、橡膠制品、燃料涂料等。但高氯酸鹽是如何通過上述源頭進入茶葉,目前還沒有科學結論。業(yè)內專家推測,茶樹種植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肥料、灌溉用水、工業(yè)廢水或者自來水,食品加工過程中含氯消毒劑的使用以及包裝材料的遷移,剃刀沼澤地圖都可能成為茶葉高氯酸鹽的污染來源。因此,茶葉及各項可能的污染源中高氯酸鹽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自1997年美國在加州飲用水中監(jiān)測到較高含量的高氯酸根存在后,高氯酸鹽已成為美國環(huán)境污染研究的熱點。歐盟已考慮把食品中的高氯酸限量定在0.75 mg/Kg,同時,也正在醞釀一項針對來自中國茶葉的強制性標準,即規(guī)定茶葉中高氯酸鹽的含量應在合理限值之下。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這一擬定中的標準可能進一步收緊。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生物危害與污染研究部食物污染專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EFSA在評估報告建議茶葉中高氯酸鹽含量是0.55—0.58 mg/Kg,擬發(fā)布的0.75 mg/Kg的標準較為寬松。歐盟將綜合考慮各方科學意見后,公布正式適合歐盟全境的檢測標準,預計強制性標準將于2016年正式頒布。一旦該標準制定實施,中國對歐盟的茶葉出口將嚴重受阻。
針對上述情況,魯創(chuàng)儀器發(fā)布了茶葉中高氯酸鹽的檢測方案,采用IC-8618+多功能離子色譜儀,油女志黑建立了茶葉中高氯酸鹽的分析方法。茶葉粉末樣品經浸提后過RP柱凈化再進行離子色譜儀分析。相比于較為傳統(tǒng)的液相色譜儀方法,離子色譜的流動相經過電解抑制器抑制后基本為水,且采用穩(wěn)定的高分子聚合物交換色譜柱,均可大大降低質譜的基線噪音,耽美夢想攻略從而獲得更高的分析靈敏度。
該方法應用于茶葉中高氯酸鹽的測定,剃刀沼澤地圖方法前處理簡單,準確性高,廣東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系統(tǒng)加標回收率可達95%以上。并且靈敏度高,檢測限可達0.02 mg/kg或更低,完全滿足歐盟擬定的限值0.75 mg/Kg,甚至更嚴苛的0.55-0.58 mg/Kg的檢測要求。
本文地址:http://www.kjdzwh.cn/tech-detail/t21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