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高清不卡视频_糖心VLOG视频在线播放观看_久久国产视频_草逼视频免费看国产_亚洲永久精品ww11永久入口_WWW.桔色成人.COM_久久蜜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_成码无人AV片在线观看网站_7799精品視頻免費觀看网站_懂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欧美激情精品久久_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淑枝_国产日本韩国久久_成人羞羞视频免费软件_天天色综合图片_日韩 高清 经典 中文_91av网址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新品動態(tài) > 正文

欲解決粒子物理最核心問題?建大型電子對撞機成首選

www.kjdzwh.cn  2019-11-19 15:12  

  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王貽芳 粒子物理學家,另類寵物店加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微子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從宇宙大爆炸到我們身處的地球,太陽等等,都有中微子。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本身也是中微子源,每一個人每天會發(fā)射出三億四千萬個中微子。

  中微子在整個物理學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構成物質世界的12個最基本的粒子當中,中微子占了其中的三種,所以說中微子是構成物質世界最基本的單元,我們需要把它研究清楚。

  但是非常不幸,我們對中微子的了解非常少,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甚至連中微子質量到底是多少都不清楚,我們只能確定中微子有一點點質量。中微子在宇宙當中數(shù)量非常多,在整個宇宙當中大約每立方厘米有300個,所以中微子如果有一點點質量,它對我們整個宇宙的起源,演化,宇宙大結構的形成都會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爆炸的早期,宇宙是非常均勻的,有一點點所謂的質量密度漲落,才能形成宇宙大的結構,宇宙大的結構形成以后,才會有銀河系,太陽,地球,以及人類。

  所以,人類能否存在跟中微子質量到底是多少有很大關系。如果中微子質量為零,那么,這個世界上,宇宙里面,就不會有一個有密度漲落的結構,沒有這樣的一個結構,自然銀河系和人類就不會存在。

  中微子研究史

  中微子是1930年由著名科學家泡利提出來的,為了解決在微觀世界中能量和動量不守恒的問題。科學家在實驗當中發(fā)現(xiàn)能量動量不守恒,泡利解釋說因為有中微子這種基本無法探測粒子的存在,使得最后你看到的好像是不守恒,但其實是守恒的。

費雷德里克·萊因斯,阿里不達年代記來源:維基百科

  過了26年后,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費雷德里克·萊因斯和克萊德·科萬在實驗上發(fā)現(xiàn)了中微子,萊茵斯因此得到了1995年的諾貝爾獎。

  1962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其實不只有一種中微子,還有兩種中微子。其實在第二種中微子發(fā)現(xiàn)之前,有一位科學家就建議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可能發(fā)生振蕩,從一種中微子變成另外一種中微子。

圖注:超級神岡探測器內部。墻壁上為光電倍增管,每個直徑半米。工作人員劃著小船檢修探測器。來源:超級神岡國際合作組

  有兩種中微子以后,大家修正了這個想法,就是電子中微子和繆子中微子也可以發(fā)生振蕩。又過了40年,在1998年,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大氣中微子當中,可以有中微子的振蕩,這就是非常著名的日本超級神岡實驗。

  到了2002年的時候,加拿大的SNO實驗發(fā)現(xiàn)太陽中微子也可以振蕩。這兩個實驗由于發(fā)現(xiàn)中微子振蕩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截止2002年,我們看到有兩種中微子振蕩,但從物理上來說,阿里不達年代記三種中微子應該是有三種振蕩,所以當時的問題就是另外一個中微子振蕩模式,我們把它叫做θ13,從物理上來說其實有很多所謂的對稱性的希望,說這個θ13也是可以為零的,作為物理學家,我們就希望知道這到底是為零還是不為零。

  我們在2003年提出實驗規(guī)劃,到2012年得到了結果,結果告訴我們,中微子真的是有第三種振蕩模式,這個振蕩不為零。

  為什么要進行江門中微子實驗

JUNO實驗規(guī)劃圖 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目前,我們正在推動的一個新實驗叫江門中微子實驗。江門中微子實驗是我們在2008年大亞灣實驗完成之前就已提出來的。它是為了研究中微子的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的振蕩參數(shù),天體中微子(比如說超新星中微子,太陽中微子,地球中微子等等)。

  同時,我們也希望尋找一種完全新的衰變,叫無中微子雙β衰變,確定反中微子是否就是中微子自己本身,在粒子物理學當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目標。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建設一個大探測器,需要2萬噸的液體閃爍體。上文提到的大亞灣實驗里面液體閃爍體只有20噸,所以這里面差了將近1000倍。2萬噸的探測器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體閃爍探測器還要大20倍。

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示意圖 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同時,需要把探測器的光收集提高5倍,這比之前有了巨大提升。為此我們要把探測器液體的透明度提高將近2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要求就是要把我們探測光子的設備,光電倍增管的探測效率提高2倍,也就是和過去在超級神岡實驗中用到日本濱松公司生產(chǎn)的光電倍增管的探測效率要提高2倍。

  所有的技術要求加起來,產(chǎn)生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能不能做,或者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人能夠做這個事情?事實上,在我們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國際上有很多懷疑,認為這樣的實驗做不出來。

  回顧一下這樣類似的實驗,成功因素主要是什么?雖然設計思想,方案執(zhí)行,國際合作等因素都很重要,但是我們認為突破關鍵技術的能力,在所有因素當中應該是最重要的。關鍵技術需要長期的積累,并不是你想做就一定能夠做出來。

  所以發(fā)展關鍵技術,積累關鍵技術,在基礎研究中起了一個非常核心關鍵的作用。

  第一個,液體閃爍體。當時國際上有很多類似的實驗,之前的失敗很多,所以發(fā)展出自己的液體閃爍體技術是我們大亞灣實驗最重要的要求,非常幸運我們當時做成了。

  第二個,光電倍增管。當時我們是從日本濱松公司買的,買了大概2000多個。

  20吋光電倍增管關系著實驗成功與否

  所以在江門中微子實驗的時候,千拓股票網(wǎng)我們自然還是要問這個問題,這些關鍵技術我們到底有還是沒有。

  第一個液體閃爍體因為我們有了過去大亞灣實驗的基礎,所以我們認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個光電倍增管,如果從濱松公司買的話指標差2倍,不夠,另外,價錢也是我們不能承受的,大概是我們能夠承受價格的2倍以上。

  所以我們覺得這個實驗要想成功的話,一個核心關鍵問題就是要自己發(fā)展光電倍增管。

  光電倍增管就是把我們看到的光子轉換成電子,再把電子放大差不多10的7次方倍。這種設備實際上是在上世紀30年代發(fā)展出來的,逃出恐怖舊宅它被廣泛的應用于醫(yī)學,核研究,空間科學方面。

  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中國當時有兩個工廠能夠生產(chǎn)光電倍增管,但是非常可惜,到90年代的時候,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當中,它們都失去了競爭力。

  中國應該說生產(chǎn)5吋以上的光電倍增管能力是完全沒有的,日本的濱松公司在80年代的時候,發(fā)明了一種新的光電倍增管,是20吋的光電倍增管,這個光電倍增管引領了整個光電倍增管技術的潮流,使得日本濱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光電倍增管生產(chǎn)企業(yè)。

  20吋的光電倍增管成功研制并有效使用,實際上也是日本的神岡和超級神岡兩個實驗的最核心,最關鍵的成功因素,這兩個實驗分別獲得2002年,2015年的諾貝爾獎。

  上圖抱著光電倍增管的就是日本的小柴昌俊,他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獎。正是在他的推動下,20吋的光電倍增管在日本發(fā)展起來了。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夠在中國,發(fā)展出全新的20吋光電倍增管呢?實際上在這個研究領域,很多人都非常希望發(fā)展全新的光電倍增管,特別是提高它的探測效率。

  一直到2010年,我們準備開始這個實驗的時候,幾乎是沒有成功的。我們當時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技術方案,采用一種所謂的微通道板,來代替一般光電倍增管當中用的電子放大器件,通過這個技術我們可以提高光的探測效率。

  我們第一次找了一家研究所,過了3年時間,這個探索完全失敗,做出來的光電倍增管沒有達到要求。

  后來我們找了另外一家企業(yè):北方夜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家企業(yè)技術能力其實當時并不是特別強,但是它有意愿做這件事情。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不在于你前面有多少技術,有幾個科研人員,核心在于你是不是真的下決心愿意做一件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所以,我們組成了合作組,建立了全新的合作模式,制定了章程,預先討論了未來的收益分配方式,通過這個我們避免了將來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爭議。同時在整個項目管理當中,我們有每周,每月的會議,經(jīng)過各種各樣的失敗以后,最終我們獲得了成功。

  上圖都是我們做廢掉的光電倍增管,又經(jīng)過4年努力,如果從我們最開始算起,共經(jīng)過了8年的努力,我們得到了全新的,非常好的,達到要求的樣管。

自主研發(fā)的20吋光電倍增管 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這時,我們有一個問題,達到要求的樣管對企業(yè)來說也只是樣管而已,它有沒有能力做批量生產(chǎn),能不能把我們需要的兩萬個20吋的光電倍增管都做出來?所以,我們當時做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從北方夜視購買15000個,從日本的濱松購買5000個,這樣的話,我們在價格,性能,風險的各個方面能做到平衡。

  通過這樣的競爭,我們得到了最好的光電倍增管,同時也得到了非常實惠的價格。如果沒有競爭,大概率不會有我們最終的這個結果,這15000個光電倍增管,差不多是將近3億人民幣的產(chǎn)值。

  最終的效果非常好,到目前為止我們獲得了1萬多個滿足要求的光電倍增管,北方夜視也得到了不斷地發(fā)展,現(xiàn)在他們也在給其它實驗提供光電倍增管,同時也在給空間和核探測的應用方面提供微通道板和光電倍增管。最近它建設了一個很大的研究中心來研究新的光電倍增管,用于醫(yī)療儀器設備和工業(yè)應用方面。

  北方夜視從原來純粹的生產(chǎn)微通道板的一個企業(yè),發(fā)展成為一個具有很好研發(fā)能力的一個高科技公司。跟我們科學家合作,他們學會了如何做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科學家和工程師在訓練方面有本質的不同,兩者結合是最理想的技術發(fā)展模式之一。

  下一步工作:解決粒子物理當中最核心的問題

  在我們江門中微子實驗以后,其實我們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高能物理是不是能夠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換句話說,故園懷舊論壇我們是不是在研究,探討,解決粒子物理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粒子物理現(xiàn)在的核心問題在哪里呢?我們其實面臨了一個轉折點,在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建立,所有的粒子都被發(fā)現(xiàn)了之后,下一步該往哪兒走。

  從很多跡象來看,我們需要一個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體系。到底哪一個是對的,理論應該向哪個方面發(fā)展,實驗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這個是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

由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緊湊μ子線圈得到的希格斯玻色子產(chǎn)生時的景象。它是通過衰變?yōu)閺娮訃娏鞯馁|子與電子的碰撞形成的。來源:維基百科

  所以,我們提出了我們的思想:建設一個大型的環(huán)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簡稱:CEPC),它能產(chǎn)生一百萬個希格斯粒子。這個想法在國際上得到很好的認可,成為未來發(fā)展的首選。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理想選擇,是能夠引領世界基礎物理研究最好的機會。因為:

  第一,希格斯粒子是目前粒子物理研究未知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

  第二,希格斯粒子質量不是特別重,環(huán)形對撞機是一個理想的希格斯粒子工廠,相對于直線對撞機來說,這是效率更高的一種設計。

  第三,國際上我們很多的競爭對手(歐洲,美國,日本),他們的手上都有其它正在進行的項目,暫時騰不出手來做環(huán)形希格斯粒子工廠。

  第四,環(huán)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剛好是我們會做的,我們有30年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經(jīng)驗。

  同時,就像我們剛剛說的,這樣一個裝置也會在技術上給我們帶來很多機會。

  首先會推動我們國內現(xiàn)有的一些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里包括了精密器械,真空,自動控制,計算機等等。

  其次會使國內現(xiàn)在空白的一些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比如說大功率的微波器件,大型的低溫制冷設備,超導磁鐵,專用集成電路等。

  這些方面,我們國內要么是空白,要么是在國際上基本沒有影響力,我們希望自己的大型科學裝置成為國產(chǎn)設備的第一個用戶,來給它一個機會,讓它成長,成為國際領先的企業(yè)。

  第三是有可能發(fā)展出一些革命性的全新的技術。比如說高溫超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應用,主要還是因為性價比不夠。我們需要有一個全新的引領,把這個技術發(fā)展起來,使它在最后能夠工業(yè)化,產(chǎn)業(yè)化,能夠走入千家萬戶。

  還有等離子體加速,我們現(xiàn)在的加速器一般都是用磁鐵,微波,如果用等離子體加速技術,會使我們未來的加速器更小,更便宜。國際上等離子體加速器還沒有真正的應用,我們希望第一個把等離子體加速器給用上。

  事實上我們在CEPC設計當中已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等離子體加速器用上的加速系統(tǒng)。在CEPC的發(fā)展當中一定會有很多像剛才介紹的光電倍增管一樣的成功案例。事實上我們和工業(yè)界的合作已經(jīng)開始了,我們的CEPC產(chǎn)業(yè)促進會目前有將近70家企業(yè),我們合作開發(fā)各種各樣的技術,發(fā)展各種各樣的新手段和能力。

  大型的科學設施實際上是我們技術發(fā)展的最好觸發(fā)和推動。我們的科學家如果能夠和工程師工作在一起,可以使得技術能力大大加強和發(fā)展。國內的需求是我們高科技企業(yè)發(fā)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初始推動力,沒有這個第一步,很多高科技企業(yè)沒有機會。

  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產(chǎn)生更多國內的需求,在國內做更多最好的科學,推動我們技術的發(fā)展。(圖片由編輯所加,來源于網(wǎng)絡)

  2019年11月17日,在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王貽芳接受了新浪科技等媒體的采訪,就基礎研究,對撞機建設,中微子探測等問題進行一一回應,以下是采訪實錄:

  新浪科技:您認為在科學研究領域,基礎科學占據(jù)什么樣的地位?

  王貽芳:基礎科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所以非常重要。過去我們對基礎科學采取的是拿來主義的方針,基本上都是學國外的,我們自己的貢獻相對來說比較少。跟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以及所處的經(jīng)濟地位不是很匹配。在未來,我們還是應該增加對基礎科學投入,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基礎科學方面的重大成果,同樣對國際社會能夠有更多的貢獻。

  新浪科技:您覺得如何吸引年輕人來從事基礎科學研究?

  王貽芳:我覺得只要國家給支持,年輕人自然會來,他會看到有前途。

  新浪科技:做科學如果沒有肉眼可見的實際成果怎么辦?我們如何去評判科學研究的價值?

  王貽芳:當然是要有成果的,不可能投錢進去,一點都沒有所謂的成果!這個成果不是社會大眾所理解的成果,也不是讓你立刻看到效果的成果,而是讓科學家群體自己來判斷投入有沒有產(chǎn)出,不同領域或者研究方向,它所謂的成果和效益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由科學家群體,特別是有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國際同行一起來評判。

  新浪科技: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包括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等,您最看重哪一點?為什么?

  王貽芳:我覺得都很重要。你要說哪一點可以忽略,好像都不合適。我覺得作為科學家,可能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追求,你真的想做事情,并且想追求遠大的科學目標,而不只是發(fā)幾篇文章而已。

  新浪科技:您之前做中微子探測的時候,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您是怎么看待的?

  王貽芳:如果做的事情有創(chuàng)新,有特別的地方,一定是大部分人沒有想到的,所以有人反對很正常。如果大家都想的跟你一樣,你的創(chuàng)新也沒有那么創(chuàng)新了,所以這需要時間來證明給大家看。

  新浪科技:接著上一個問題,您怎么評判哪個項目是創(chuàng)新還是冒險或者是盲從?

  王貽芳:這個是沒有絕對標準的。每個人都在平衡剛才你說的這幾點,創(chuàng)新也好,冒險也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絕對保證把這些因素平衡的恰到好處。所以需要經(jīng)驗,當然也要看具體工作的方式,方法,內容等等,通過這個過程來評判,可能一些有經(jīng)驗的專家,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看出一點一點端倪來的。

  但是,一般的人或者不是這方面專家大概很難評判。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很多重大項目評審的時候,需要所謂頂級專家來評判。

  新浪科技:您覺得現(xiàn)在是不是建設環(huán)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最好時機?為什么?

  王貽芳:目前來看,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學家絕大部分人都同意建造環(huán)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對粒子物理精確研究的窗口,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而且我們有可能抓住這個機會。

  另一方面是我們有這方面的基礎技術積累,綜合各方面來看,目前是我們推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最好時機,當然不是說明天就開建,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準備,但是這個時間窗口不會超過10年。所以應該抓住這個時機。

  新浪科技:您在之前的演講中多次提到好奇心這個詞。 您認為它在科學研究中扮演什么角色?

  王貽芳:我們日常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要由好奇心來驅動的,但是好奇心只是一個開始,之后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到研究中才行,大亞灣實驗最后獲得成功也是積累了幾個月的數(shù)據(jù),所以不存在好奇就突然能成功的例子。

  新浪科技:如今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投身于科學研究,您認為對于他們來講,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王貽芳:我覺得能夠維持他們現(xiàn)在的好奇心,不改變就很好了。如果有了好奇心,就什么都有了,簡言之就是只要想去做,如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誰也擋不住。相反,如果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再怎么吸引也沒有用。

  新浪科技:中美在基礎科研領域有沒有差距?有多大差距?

  王貽芳:中美在基礎研究領域中,不同的領域差距不一樣。我認為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差距要大一些,大科學領域差距就更大一些,因為我們過去對大科學領域投入太少,規(guī)模太小,相比較起來,差距就比較大。小一點的科學,相對來說在儀器設備上差距比較小。人才方面可能有一些差距,頂尖科學家對比差距還是有的。

  新浪科技:有些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對如何選擇研究方向,如何取得成績感到迷茫,您對從事粒子物理領域年輕科研工作者有什么寄語嗎?

  王貽芳:每一代的科學家,在年輕的時候大概都有這種煩惱,看到前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到了他這里,他不知道怎么樣能取得跟前人一樣的成就,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最終取得大成就的畢竟是少數(shù)人,不可能每一個進入這個領域的人都能取得重大成果,所以有一部分人最后感覺到比較煩惱,我覺得是很正常的。

  但是,從我參與到粒子物理研究這30年來看,我也參與到一些重大發(fā)現(xiàn)的時刻。所以科學發(fā)現(xiàn)不會停止的,而你會參與到那些重大成果的研究中去?這得看你自己的人生道路的選擇,研究的課題,選擇的導師等等,這些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你進入這個領域進行研究,首先并不是單純?yōu)榱酥蝗〉弥卮蟪晒,而是要喜歡它,喜歡你研究的領域,如果你有好奇心,那你就會不計得失的,你自然會去做的。

  因此有成果當然很好,沒有成果你也很開心。

  推薦

  《科學大家》欄目精彩文章匯總

  《科學大家》專欄投稿郵箱:sciencetougao@sina.com 來稿請注明姓名,單位,職務

本文地址:http://www.kjdzwh.cn/info/2019/11/1915124352.html

打印該頁 】【 關閉窗口
相關資訊